航空宇航学院是我校空天特色鲜明的学院,也是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牵头学院。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历经航空工程系、航空工程学院等阶段,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为航空航天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学院坚持面向航空航天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的“三个调整优化”政策精神,与其他学院共建航空产业技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航空航天智能工程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建有通用航空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其他学院共建通用航空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类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获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在工业级无人机总体和气动设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总体设计和智能飞行控制、流体力学和气动弹性力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性较强、推广价值较大的成果,同时在相关领域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航空宇航学院为学校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类工科学院,现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航空宇航学院团队,为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一、招聘岗位及专业
(一)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
符合我校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详情咨询学校人事处。
(二)第二层次(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
详见附件《航空宇航学院2025年博士引进一览表》。
二、招聘条件
(一)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条件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执行。
(二)第二层次(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应聘人员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
3.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无违法犯罪记录;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
5.身心健康,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博士后经历者、高级职称者或业绩突出者可放宽至40周岁,高层次人才不受上述年龄限制。
7.岗位所需的专业和其他条件(详见附件《航空宇航学院2025年博士引进一览表》)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接受应聘
1.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满规定最低服务年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在读的非2025年应届毕业生;
2.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3.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尚未解除党纪、政务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人员;
4.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5.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6.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回避关系包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和《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第五十五条所列情形;
7.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三、待遇标准
(一)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人才待遇一事一议
(二)第二层次(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人才待遇按照学校最新政策执行(2025年待遇标准见下表)。
2025年博士研究生引进待遇
首聘期考核合格后待遇(除工资待遇外) |
人才类型 |
安家政策 |
住房补贴 |
科研启动费 |
急需、紧缺类专业优秀博士研究生 |
对急需、紧缺、业绩成果突出的博士研究生,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与学校协商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以及解决配偶工作等方面的待遇标准。 |
A类 |
校内房源一套(成本价购买)+20万安家费。配偶为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可按照人事代理方式安排校内工作岗位 |
20万(最高20万,交房后停发) |
工科20万
理科15万
文科10万 |
若校内房源不足或 不愿购买,发放60万安家费 |
20万 |
B类 |
20万安家费 |
20万 |
工科15万 理科10万 文科8万 |
C类 |
15万安家费
|
10万
|
工科10万 理科8万 文科5万 |
首聘期待遇 |
人才类型 |
安家政策 |
住房补贴 |
科研启动费
|
工资待遇
|
博士研究生 |
一次性发放10万元 |
2000元/月 |
工科10万 理科8万 文科5万 |
副教授七级岗位财政工资待遇 |
四、应聘方式
(一)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学术成果等相关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wangxl@zua.edu.cn),主题为“姓名+毕业院校+学科”。
(二)初审合格的应聘者将通知参加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五、注意事项
应聘者应确保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如有虚假信息,一经查实将取消应聘资格;学院将对应聘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仅用于招聘目的。
单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招聘专业 |
联系人 |
航空宇航学院 |
11 |
招聘专业: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航空宇航系统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控制、导航、制导方向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测绘科学与技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物理学(航天方向);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等)
|
联系人:王老师 0371-61916601 18848855058 邮箱:
wangxl@zua.edu.cn 人事处电话: 0371-61912665 邮箱: zuazhaopin@zua.edu.cn
|